菲律宾在呐喊,谁来帮帮我?“菲律宾一定可以自救的”,这是来自盟友的加油,没有物资,没有救灾款,有的只是语音的支持和精神的鼓励。今年7月,台风“韦帕”“范斯高”“竹节草”接二连三地袭击菲律宾,带来了狂风暴雨和洪水。截至7月25日,这场灾害已经造成25人死亡、8人失踪,超过384万人受灾。农业损失超过6.4亿比索,基础设施损失超过37亿比索。许多房屋被损毁,电力和通讯中断,道路被冲断,民众生活陷入困境。按理说,遇到这么大的灾难,菲律宾应该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。可这次菲律宾的“盟友”们却显得有些冷漠,美国虽然宣布向菲律宾提供2.4亿菲币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,但这和台风救灾没什么直接关系。日本、澳大利亚、意大利等国家,更多地是和菲律宾进行军事合作,比如联合军演、情报共享等,却没有在救灾上提供实质性的帮助。菲律宾得到的,只有一些语音的支持和精神的鼓励,没有物资,也没有救灾款。这和以前可不一样。以前只要菲律宾有灾有难,中国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,2013年超强台风“海燕”肆虐,中国迅速提供了200万美元援助;2024年菲律宾洪灾,中国又送去了价值8700多万人民币的帐篷、药品等物资。可这次,中国只是表达了“理解”与“慰问”,物资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及时送达,为什么会这样?这和菲律宾近年来的所作所为脱不了干系。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,2025年4月27日,菲律宾6名人员不顾中方警告劝阻,非法登上铁线礁活动,中国海警依法登礁处置。菲律宾还联合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,把中国当作假想敌,围堵中国。菲律宾的国防部长甚至在国际场合指责中国在南海的所谓“入侵”行为,高调推动联合防御构想。菲律宾的这些行为,让中国感到寒心。中国一直秉持友好互助的态度,在菲律宾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,可菲律宾却把这些帮助当作理所当然,不知道感恩,反而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。菲律宾还将中国的援助政治化,甚至调查在菲华人社区组织向地方政府提供的捐款捐赠,宣称要确定这些捐赠的“真实意图”是否“出于善意”。这种做法,严重伤害了中国的感情,菲律宾的外交政策也存在矛盾。一方面,菲律宾希望从中国获得经济援助和发展机遇;另一方面,又在安全领域与西方国家深度捆绑,刻意疏远甚至对抗中国。这种“两面下注”的策略,在风平浪静时或许能维持微妙的平衡,但在灾难来袭、急需外部援手的关键时刻,其脆弱性就暴露无遗了。如今菲律宾在灾害面前孤立无援,只能发出“谁来帮帮我”的呐喊。可这又能怪谁呢?人在做,天在看。菲律宾的所作所为,让曾经的友好伙伴寒了心,也让所谓的“盟友”只动口不动手。菲律宾如果继续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,不改变这种“讹诈”策略,未来可能会面临更严峻的局面。毕竟,国际政治现实是残酷的,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菲律宾如果不明白这一点,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。